国际交流

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交流合作» 国际交流

【创意交流】记哈德良长城与中国长城展示及阐释学术研讨会


作为2020年北京长城文化节的主要活动之一,105日下午,由北京建筑大学与北京市文物局联合主办的哈德良长城与中国长城展示及阐释学术会议顺利召开。英格兰遗产委员会、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北京市文物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北京建筑大学、天津大学、北京林业大学、长城小站等单位领导、专业人员及高校师生代表共计80余人参加现场会议,并通过ZOMO视频会议与英方专家进行线上交流,同时,2000余人通过线上方式观看了网络直播。

在主旨报告环节,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山姆·特纳教授Pro. Sam Turner主持了三位英方专家的主旨报告。


航测勘察负责人(北部)马特·奥克利先生Mr. Matthew Oakey报告

《哈德良长城地貌景观航测勘察》

他提到,从1980年代中期以来,英格兰地区便大面积地开展航空测绘项目,目前超过50%的英格兰地区约70000平方千米通过航拍照片进行了测绘,并在2002年至2008年期间,完成了哈德良长城世界文化遗产地图的绘制工作,其测绘总面积达1693平方千米。基于多年的工作积累,关于航测勘察已逐渐形成一套标准体系,如在航测勘察范围上,要求涵盖从新石器时代到20世纪的航拍照片和激光雷达可见的所有考古特征,且无论这些特征是如何被发现的,无论其目前存在状态如何,都要进行测绘和记录,并要求使用所有可用的航空图像来源进行记录与分析(航拍照片和激光雷达)。借助图像分析与解读,为哈德良长城新增了2748处遗址记录,丰富了806处现有遗址记录,这些数据还在一定范围内实现了共享。

图像分析与解读

©英格兰遗产委员会档案部版权所有

近年来,运动结构数字摄影测量the digital photogrammetry technique of Structure from Motion,简称SfM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文化遗产领域,用于制作三维模型和正射影像。这些模型和影像可以用于地形测绘,也能用于遗址现场的可视化展示。借助Agisoft PhotoScan 专业版软件对这些照片进行处理,生产了分辨率为18cm精度的数字高程模型和9cm精度的正射影像。

正射影像叠加数字高程模型

©英格兰遗产委员会档案部版权所有


英格兰遗产委员会高级考古学家托尼·威尔默特先生Mr. Tony Wilmott 报告

《伯多斯沃尔德墓地发掘与哈德良长城上的逝者》

他认为几个世纪以来,在哈德良长城区域发现了许多罗马墓碑,这些墓碑通常嵌在后来的建筑之中,墓碑为考古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伯多斯沃尔德要塞附近的墓地位于河崖边缘。特殊的地理位置,导致遗址及墓地因悬崖的风化而受到威胁,2009年发生了一次严重的崖壁崩塌,于是决定沿着河崖边缘挖掘了12米长带,为所有受到短期和中期威胁遗址留存考古证据。通过持续性考古,发现遗址北部三分之二的区域是从要塞通向墓地的道路,葬品位于南边。通过对发掘出的57处火葬物采样,对罗马时期北不列颠军事丧葬仪式的研究提供了支撑。如可明确直到4世纪,火葬在英国北部的军事场合仍占主导地位;陪葬品极为稀少;大多数为简单的葬坑;只有象征性数量的火化骨;偶尔会有石棺;如果有陶器,通常是饮水器皿和烧杯(罐子除外)。有时会有罐子,但不一定装有骨头;葬品中发现的其它种类的物品很少,主要限于滚钉和钉子等等。通过上述考古发现与分析,可将纪念性葬品进一步定义为通过地下葬物(安放)方式来纪念死者,且方式不限,其目的是建立一个可以纪念死者的地方。葬品的特征可能由死者的种族和/或宗教习俗决定,特别是对于一个大的社群,如一个罗马的要塞及其外部定居点,其习俗可能大不相同,或者仅仅由个人喜好决定。

考古发掘示意图

©英格兰遗产委员会档案部版权所有


纽卡斯尔大学罗伯·柯林斯博士Dr. Rob Collins报告

《哈德良长城的社区参与》

报告介绍了哈德良长城社区参与考古的项目。他提到,每年至少500名来自数十个不同组织的个人,为哈德良长城提供志愿服务。目前通过英国国家信托基金会等组织与志愿者合作的志愿活动十分多元,如提供导览服务,年度步行调查(以提供关于古迹状况的报告)、考古调查(如地球物理调查)、考古发掘、协助管理博物馆藏品、参与保护活动,包括清除植被等。哈德良长城周边社群积极参与保护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哈德良长城对广泛的受众而言,具有持续的价值与不同的文化内涵,且在参与过程中所进行的工作会及时进行反馈而使志愿者具有获得感。依托哈德良长城社区考古项目的持续推进,也逐渐认识到志愿者和社区参与的可用资源必须合理分配,这不仅是指财政支持,还包括雇用专员和及时建设。同时必须对志愿者和社区的实施行动具有明确的定位、计划与分工,才会在连续性和继任规划中获得效益。而连续性背后,映射出的是敬业的员工、明确的沟通和持续的资金投入,同时也激发了志愿者和社区的信心,使其相信他们的参与具有持久价值。

哈德良长城社区考古项目——志愿者参与考古发掘

©纽卡斯尔大学罗伯·柯林斯博士版权所有


随后三位中方专家的主旨报告,由北京建筑大学张杰教授主持。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张玉坤教授报告

《明长城 : 一个庞大的系统》

张教授首先对中国长城以及以往对长城的认识、中国古代里坊制度与边疆防御体系、汉代和明代长城防御体系进行介绍,并通过对蓟镇、宣府镇、大同镇、山西镇、榆林镇、宁夏镇、固原镇等明长城防御体系时空布局与分镇的案例分析,强调中国长城是一个巨系统和秩序带,即一个集军事防御和民族交融于一体的秩序带,是一个反映我国历朝历代军事、政治、经济、民族、文化的多层次、立体化、系统性的综合体,更是能够展现中原史观的实物载体,成为一个具有物质和非物质双重性质、举世无双的文化遗产和伟大的古代建筑奇迹。以此为依托,以张教授系统地介绍了其率领的团队关于长城系统研究的思路、方法和技术,即经过多次实地考察与文献收集整理获得军堡GPS座标、建置时间、城池规模、城池级别等属性数据。通过SRTM-3数字高程地图、国家基础地理资讯数据、历史地图和GPS数据构成长城军堡的空间数据,同时将历史记载筑堡时间作为长城军事聚落体系演化的时间表徵线索,构建聚落体系三维时空演化坐标系,精确刻画聚落体系演化时间和空间的系统关系。最后,通过视频,向与会人员展示了他和团队正在开展明长城全线图像与三维数据库建设项目中的阶段性成果。

长城图像与三维数据处理编辑系统

©建筑文化遗产传承信息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版权所有


北京林业大学冯潇副教授报告

《用风景唤醒长城:大同古长城文化遗产廊道》

作为2019年度ASLA(美国风景园林协会)分析规划类荣誉奖,2019年度IFLA-ARR(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亚太分会)分析规划类卓越奖,该项目以实现遗址保护、生态修复、文化旅游恢复、乡村振兴等多重目标,一方面通过文化遗产评估方法来识别古长城遗址保护区的空间肌理,明确遗址走廊规划的空间格局,并以核心保护区、生态修复区、旅游服务区、发展协调区四个层次实现遗产保护。另一方面通过确定生态敏感区、定义生态修复策略强调对长城赋存环境的生态修复。以此为依托,通过资源选择与风景名胜区的确定、构建旅游设施系统、完成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并加强农业指南、发展乡村旅游等进行工业指导等方式,明确项目有序进行的科学方法与支撑。最后,冯潇副教授强调,项目成功一方面得益于组建的多学科团队与专家咨询小组,其团队囊括了景观设计、GIS技术、生态绿化、水土保持、建筑设计、文化旅游、文化遗址保护等众多领域的专业人士,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对大同长城片区历史资料的详细研究以及进行详实实地考察的结果,特别是借助无人机航拍图像、土地资源和林业信息数据库等新技术与数据库建设,为创建详细的GIS数据模型提供科学支撑。

大同古长城文化遗产廊道概念

©冯潇副教授版权所有

大同古长城文化遗产资源分布

©冯潇副教授版权所有


北京建筑大学汤羽扬教授报告

《北京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长城价值阐释与展示》

汤教授提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是一项国家文化工程战略,是特定公共文化空间,更是促进文化遗产科学保护,合理利用,挖掘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的中华文化重要标识。国家对长城的保护,也从开始关注重点段的保护,逐渐拓展到全类型、全范围、全涵盖的范畴,研究工作也不断深入,如考古学科的深度介入等。而对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理解,最重要的是对长城价值的保护与传承,这需要在高度理解2019年《长城保护总体规划》关于长城价值评估的基础上,还应针对不同地区和点段深入发掘,即对于每一个地区的每一段长城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特点,需要认真梳理研究,并通过合适的方式表达出来。随后,汤教授以北京长城文化公园居庸路重点区为例,解释对长城价值阐释与展示的理解。关于北京长城国家文化公园价值展示思路与实践,汤教授认为长城保护是核心基础,北京箭扣长城修复技术经验推广及实践基地便是一个很好地契机,对长城保护修复理念进行持续阐释。同时她通过介绍八达岭中国长城博物馆的改造与提升、多条不同地点不同主题的历史文化探访线路、长城人家联盟、长城文化节、线上线下各类宣传等方式,强调长城保护与利用工作承载着社会各界的热切期望,是一项与全中国人民息息相关的国家工程,长城保护任重而道远。

居庸关历史研究图

©北京长城文化研究院版权所有


在主旨报告后,山姆·特纳教授Pro. Sam Turner、张杰教授分别组织了问答环节。中外双方嘉宾围绕会议议题和专家报告,从长城展示与游览路线、长城地理数据处理等关键问题进行探讨并交换了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