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实践

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研究实践» 项目实践

【项目实践】以西安城墙为例,谈“预防性保护”监测及成果运用


图1 西安城墙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支持文物保护由抢救性保护向抢救性与预防性保护并重、由注重文物本体保护向文物本体与周边环境整体保护并重转变”,其目的在于通过各地的预防性保护探索,构建科学的保护体系,践行最小干预的原则,持续提升我国遗产保护的风险管控能力,以利于遗产的长久保存。

今年六月以来,我国广大地区普遍持续地降雨,部分不可移动文物,特别是古建筑受到严重破坏,这使得建构预防性保护系统,加强灾害应对管控能力成为迫切要解决的问题。在西安城墙30余年的保护管理中,不断摸索积累,初步建立了“预防性保护”技术与管理系统,体现了“宏观可控制、变化可监测、风险可预知、保护可提前、活动可管控”的保护理念。

一、西安城墙预防性保护体系构成

西安城墙于明代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在隋唐长安城皇城的基础上向东向北拓建形成现在的规模。

图2 唐长安城、皇城与明西安府城位置关系图

图3 《陕西通志·卷四十》明西安府城图

民国时期城墙遭受战火袭击,多处坍塌形成若干豁口,城砖也大量遗失。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西安经历了全民修城,实施了城墙修砌、连接、整治护城河、修建环城公园等一系列措施,至2004年西安城墙完全贯通,形成墙、林、河、巷一体的历史文化景观带,肩负起延续古都文脉、传承文明的历史使命。

在之后30余年保护实践中,通过强化巡查监测、维护保养和防灾减灾,坚持定期预警判、实施关键修缮工程等环节,不断积累总结,初步实现了“预防性保护”系统化闭环管理,“预防性保护”体系初步搭建完成的局面。

图4 西安城墙预防性保护体系框图

1、有效的保护离不开法律规章保障

在《文物保护法》《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的大框架下,西安公布和实施了《西安城墙保护条例》《西安城墙保护规划》和《西安城墙保护管理规划》。同时,西安城墙管委会结合实际编制了文物本体保护和合理利用管理办法、维护维修导则、巡查和监测管理制度、防灾减灾预案等一整套标准化管理制度,使西安城墙的保护全面驶入法制化及规范化管理轨道。

2、“预防性保护”的关键环节:监测及应用

从被动抢险引发的思考

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修筑方式。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的全民修城运动,部分城墙段并没有经过认真的勘察和严格的科学施工,防空洞填塞不充分、夯土材料杂乱、填土夯筑不密实,加之西安地区湿陷性黄土特点,为日后的养护管理埋下了严重的隐患。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部分墙体、墙顶海开始出现不均匀沉降、裂隙甚至包砖砌体向外鼓胀等现象,严重影响了遗产安全和公众人身安全。针对这些现象,西安城墙开始对病害区域进行有针对性的抢险工程。这一时期保护管理工作的特点是哪里出现严重问题就维修哪里,可谓“头疼头,脚疼脚”的临时性被动的“抢险维修”工程。为改变这种局面,在专业部门指导下,管理部门开始加大巡查力度,试点性地对危险和部位、重点墙段开始监测工作,希望能改变被动的工作局面。

主动搭建全覆盖的监测体系

西安城墙的监测体系是伴随着病害的发生和抢险工作带来的思考而由“被动”逐步向“主动”健全的,逐渐摸索出了贴合管理需求的监测经验:人工巡查 + 常态化监测 + 有针对性的动态加密监测,做到及时发现病害及发展趋势,配合岩土勘察,分析病害产生的原因和定期险情评估,采取针对性适宜的工程措施,以达到提早消除隐患或遏制病害的发展的目标。

截止目前,已经做到了墙体、古建筑、周边水体、地铁、游人行为等监测的全覆盖,点位8000余处。主要分为:

墙体部分:常态沉降、水平位移、裂隙、含水率和施工动态监测、地铁穿越城墙的施工和日常运行振动监测;

古建筑部分:安全性检测及白蚁等病虫害监测;

地下水:设监测井31处,主要针对环城一周地下水位变化对墙基的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文旅活动:主要针对文旅活动对城墙墙体影响,选择城墙马拉松和新春灯会为动、静态荷载极值,测算所能承受的最大动、静承载力,以规范最大游客量和文化活动。

图5 西安城墙监测图

二、“四色”分级预警创新性理念

监测数据变化规律反应的是遗产变化的速率和趋势,特别是速率突变,预示遗产可能会产生突发性病害。及时对监测数据比对、分析、研究,选择合适的时机、快速有效采用最小干预的保护手段化解风险,是预防性保护的关键环节。

1、摸索出“四色”分级预警创新理念

在坚持不懈持续监测的基础上,分析了20多年积累的监测数据,通过多项抢险工程反复验证和系统性模拟实验,结合病害发展规律,创造性地提出“四色”分级预警监测体系:即分别针对城墙墙体及古建筑,以沉降、裂缝、位移的变化量和速率,按照病害程度从低到高分为绿、黄、橙、红四个险情等级,设置触发预警阈值,对每一种险情等级,制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和工作预案,结合定期判会,使得管理者对城墙的任何变化随时了然于心,防患于未然,基本杜绝了极端情况的发生。比如21号马面和永宁门城台问题的处理,充分显示了“四色预警”的作用,预防性保护工作在监测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四色”预警阈值一览表

以监测巡查为抓手,化被动为主动,强化日常保养维护,通过对突发、特殊问题的研究解决,逐步建立起富有西安城墙特色的“预防性保护”判应对机制,实现相对最小干预、最好保护的遗产保护理念。

2、联动机制提升工作针对性和高效性

为了解决城墙部分区域不均匀沉降、墙体裂隙胀等实际问题,西安城墙管委会有针对性地组建起专家组,与地铁、人防、水务等各部门构建城墙保护快速联动机制,常年坚持定期的专家联席判制度,通过现场勘察、监测数据分析判,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合适的工作方案,比如迅速实施抢险加固、填埋人防工事、地铁适当降速措施等,增强了工作的针对性与高效性,将不利因素降到最低程度,有效避免了大范围、大动作的干预性维修。

3、规范大型文化活动

西安城墙作为城市的文化名片,每年会有多长各类文化活动。管委会对所有文化活动进行了梳理,通过对区域、类型、规模等分类研究,有针对性进行了专项监测:

最大动荷载活动——城墙马拉松

最大静荷载——春节灯会

运用监测和荷载数据,对所有文化活动进行文物影响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在确保遗产安全的前提下,规范了文化活动的范围、规模、形式、最大客流和载重等。用适度的文化活动、旅游行为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从而进一步彰显中华文明的无限魅力。

三、“四色预警”运用突出案例

西安城墙21号马面2018年12月巡查时发现墙体海、马面区域突然出现裂缝,加密监测后,发现墙体基础也发生沉降异常。经数据曲线分析,各项指标将达到红色预警等级。监测部门于2月26日发出红色预警。管委会第一时间迅速启动应急预案,上报情况并成立工作专班,立即调整监测密度开展区域地质勘察、排查公共管网等,同时邀请专家组进场勘察、现场指挥减荷等临时排险措施。抢险方案在获得国家文物局审批同意后实施了抢险保护工程。

相较以往,在预防性保护体系指导下的21号马面项目,一是及时发现并采取应对措施,提高应对的时效性,避免了突发灾害性情况发生;二是尽量做到最小干预,避免了过度性应对措施;同时也节约了时间和资金成本,预防性保护体系的闭环形成。

图6 预防性保护闭环路径框架

结语

随着西安城墙“预防性保护”体系的日益健全,保护工作也逐步从“西医”式的大规模抢险加固转入“中医”式日常巡查保养维护,为遗产的传承和活化利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锻炼了队伍,提升了管理能力,为遗产地规范化、创新性保护管理闯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